close



黃金旺族–內蒙古博物院大遼文物展

一樣請了年假的週五下午,來到廣告打很大的「黃金旺族」展,
意外的那天人非常少,整場大概不超過三十個人。

到現場時,便看見一位珠光寶氣的主持人站在攝影機前,
以說書的精采語調,一氣呵成錄完介紹大綱,
佩服的同時,有眼不識泰山的我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──曾淑芸老師。
其實聽完大致瞭解整個展的內容及背景了,非常受用!!

要購買導讀手冊可以在買票時購買,週邊商品區反而沒打折。


   

對大遼的瞭解,大概最熟悉的就是來是《天龍八部》的蕭峰
豪放不羈、善於騎獵、大口酒大塊肉、如狼一般的性情…
歷史非常差又見試淺薄的我好像只有這樣印象。
尤其在經過中原式教育──外族都是侵略者的荼毒,對大遼的認識更是少之又少。

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;「契丹」一詞原意,為鑌鐵的意思,
象徵其族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,最初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。
本次展出「耶律羽之墓」、「陳國公主墓」、「吐爾基山墓」三大皇室陪葬品,
在盜墓者猖獗的中國,這三個墓可說是珍貴的倖存者,
以對岸一級文物出展的比例限制,這次來台的展物也是歷年來最多的。

  

對於什麼都不懂得觀展者來說,這次遇到了一位講解非常之仔細的導覽員,
可能是當天參觀的人也少,每一個區域的背景和展物都非常清楚,
印象最深刻的,除了遊牧民族馬具的詳備,畢竟是馬背上的民族,
從對馬的裝飾、用具、身上所帶的工具,很是講究。

最重要的是閃到眼睛都快瞎的黃金們,依照看展的經驗來說,
大遼文物的黃金工藝真是高得超出想像,歷久彌新的光澤細膩。
看不懂青銅器的珍貴,來看黃金旺族絕對像打通任督二脈,樣樣都珍貴XD

   

這次展覽主打「黃金面具下的愛情」,講的就是陳國公主跟駙馬的故事。
根據墓中出土的「故陳國公主墓誌銘」記載,公主姓耶律氏,名字不詳,
祖母是楊家將故事中的遼國蕭太后,16歲時嫁給了年長自己十餘歲的舅舅蕭紹矩

結婚兩年後,駙馬因病過世,其陵墓實有許多陪葬品都是成對的,
公主相信不久之後她便會隨著駙馬同去,生同衾死同槨,
因此在後人開啟這麼墓穴時,兩個人並列而葬,臉上覆蓋鎏金面具

面具按照公主與駙馬的臉型製作,呈半浮雕狀,臉型豐圓,眼、耳、口、鼻均不開縫。
據說佩戴這種面具,可以防止屍體腐朽,讓後人永遠銘記死者生前的容顏。

除了金面具,兩人的身上也套有傳說中的金縷衣
契丹人的傳統中有「靈魂不死」的信念,受到漢化喪葬習俗影響後,
傳統上不使用棺木的契丹人,為了因應祭祀、瞻仰等諸多儀式衍生出來的時間,
便改以金衣、金面具、金靴的方式來保存遺體,
故有契丹貴族死後「以金銀為面具,銅絲絡其手足」的喪葬習俗。

展館中模擬墓室的天花板,繪有當時的黃道十二宮圖,
看著與西方星座相似的觀念,古今中外對天的崇仰,令我有種穿越時空之感。
此展的內容值得大大推薦,跟著導覽,絕對可以對契丹有更深入的瞭解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sunn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