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月圍城 Bodyguards And Assassins
導演:陳德森
演員:梁家輝、王學圻、甄子丹、黎明、任達華、
曾志偉、胡軍、謝霆鋒、范冰冰、王柏傑
雖然標題說有雷,但是這部片還有什麼好爆雷的嗎!?
片長兩個小時多,節奏緊湊、一氣呵成,大家都忙著死,
就劇本而言,因為要交代的故事太多了,似乎有點鬆散,
有大片的氣勢,卻沒有大片的深度(畢竟它是商業片嘛~)
感覺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另外演成一部電影。
看這部戲的時候,我想起了星子的《太歲外傳》,
慘烈戰役、無名小卒,元素這麼的類似,
書中的精怪們也非帶著拯救蒼生的壯志加入這樣的犧牲行列,
每個都有自己的故事與情感,只是不會被記憶下來…
英文片名說的雖然是「保鑣與刺客」,但是比起「保護的人(保鑣)」,
我更傾向這部戲的故事主軸在於「保護」這件事情,
「人」只是鋪陳的元素,真正的中心在於保護這個「事件」。
學友哥一出現就讓人驚喜,38秒後的一槍斃命同樣讓人驚嚇!
這就是一切的開始,政治暗殺的黑幕就此揭開…
梁家輝的陳少白,一個應該是只會提筆寫字的知識份子,
可以拿起刀子對著自己的學生,雖然刺不下去…
與其說他是保護孫中山,不如說他是在用生命維護一個「希望」
那個希望代表的是自由民主的夢想,只是剛好那個人是孫文!
王學圻的李玉堂無疑是撐起整部戲的大腕,演技真的沒話說!
所有的轉折跟情緒都處理得那麼理所當然,
發現陳少白失蹤之後,爆發的革命情緒讓人大呼過癮,
難怪兒子都可以驕傲的說出:「那是我爹!」
當發現自己的兒子竟是假扮孫文的替身,
為了大局著想,他只能亦步亦趨跟在隊伍後面,
那種欲言又止的模樣,我都想拍他的肩膀安慰了…
最後抱著重光的屍體,柔柔的說著:「叫你這兩天別出門了,你不聽話了…」
這真是一個老父最沉重的心碎,相對於哭天喊地,
這樣溫柔的責備更叫人哀痛欲絕。
任達華飾演的方天是從天津逃到香港的一位將軍,
帶領著一眾兄弟忍辱負重以戲班為生,
只求一個洗去「叛軍」罪名的機會。
「逃,是為了回家。」這句話讓我感動了。
他是任達華,演得好是應該的!
但是讓他跟李宇春演對手戲,實在是太殘忍了…
既然說到方天,那就得順便說一下方紅,
從小跟著父親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,只想安定生活的女孩,
其實她完全不認同老爸所堅持的理念,直到他死亡的那刻,
或許她依然是不理解的,只是選擇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…
不是我在說,一開始看到方紅,還想說為什麼找這麼不起眼的來演?
但是想想,或許方紅本來就該是個很平凡的女孩,可能她演技很好…
但~我錯了,演技真是爛透了啊!
尤其是那句「爹,女兒不孝!」簡直毀了一切…
演成這樣還真是有夠不肖的…囧RZ
因為不認得,所以直到最後演員名單出來,我才想到她是李宇春…ORZ
不得不說,她的武戲比文戲優秀很多,改走打仔路線吧~
謝霆鋒飾演的阿四絕對是這部片讓我最驚豔的!
亮眼的程度完全不遜於王學圻與梁家輝。
這個角色,有點類似他在『新警察故事』裡面的小鋒,
只是個性天差地別,一個機伶,一個忠厚。
在『新警察故事』可以看出他屏除帥氣之外的可愛;
阿四的表現依然是可愛,只是斂盡聰明樣貌,
竟然可以讓他看起來那麼「憨」。
在戲裡我完全看不到謝霆鋒,眼中所見只有忠心又單純的阿四!
私心放上周韻的阿純,真的好可愛啊~
溫柔的淺笑、溫柔的唸書給阿四聽、溫柔的…
一切就是那麼溫柔,不只阿四,我都想好好疼愛她了
這位…不用多說了,光亮相全場就笑翻了XD
這是一個完全沒讓琛哥有發揮餘地的角色,
只能說…品客洋芋片應該贊助很多吧!
其實我不認識巴特爾,但是他還蠻適合這個角色的…
武戲就別提了,這是『功夫灌籃』續集嗎?
有沒有說清廷要低調,卻不知哪來一群人猛插他的八卦!
這樣插著插著還不死,居然還來第二次!!!!? 這是『喜劇之王』嗎?
導演:你怎麼死來死去都死不了啊!
還是說因為他設計的角色性格是比較調皮的,
所以內心的潛在台詞是我不想死,
其實他差點就死了,再給多一點點時間,他就死定了?
但是至少在表演層面,會讓我相信他是「臭豆腐.王複明」
這應該歸功於角色設定跟他的外型真的有契合。
黎明的角色真是大突破,達摩祖師變身中華英雄啊!
我還以為是自然捲,最後居然是離子燙~
請問這個髮型是彌敦道九號剪的嗎?
臨上戰場了還要洗個澡,一飽觀眾眼福,
是因為黎明太貴,不甘心就這樣放過他嗎XD
不管怎麼樣,以後生男孩或女孩都要取名叫「高興」喔!
丹哥哥的賭徒,他實在很適合這種好像很認真又有點搞笑的設定,
因為我完全看好丹哥哥的諧星本質啊
不過或許是這部戲的亮點太多,分散了注意力,
沒有辦法像『葉問』那樣集中火力,即使掛著領銜主演的名號,
我卻下意識自動忽略這個轉變完全不意外的沈重陽。
早就料到沈重陽在「改邪歸正」之後會被打成豬頭,
但是居然會這麼豬啊!!? 而且我完全沒料到他居然是撞馬而死的,
這…這…這麼有創意的死法可以嗎?
這次的打戲讓人有點失望,可能是節奏的掌握,
沒有像『導火線』和『殺破狼』那麼樣的吸引我,
這兩部戲的打戲超精采,讓我完全迷上甄子丹的武打明星架式
事前保密到家,卻在最後一刻晚節不保的孫文──張涵予。
原本一直猜想人選,都已經賭到是吳君如來演了說
從鏡頭開始拉側面,我就一直想說:「居然是譚詠麟!!!」
果然事前的新聞都是騙人的,譚校長才是最後大魔王啊!
直到帶到正面,才發現一切都是俺眼殘的幻想…
最後一幕的「眼神」,相信如果是梁朝偉也絕對不會遜色,
只是大家會一直想偏,我想就是因為這個理由導演才沒有採用他的吧XD
終於說到馬寧兒…喔…是閻孝國!
基本上我不認為這部戲有反派,更不覺得他是一個大魔王,
只是他的立場相對於眾人罷了。
閻孝國是個接觸西學、卻又堅守儒學的角色,
在面對陳少白的革命大義,他是瞭解的,
甚至比堅持「革命希望&自由夢想」的老師看得更通透,
不過最終,他選擇了不一樣的「理念」。
我們並不能說民主跟自由絕對是一條更好的路,
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,那代表的是「改變現況的希望」
改變後的未來是不是會更好,沒有人知道。
但是願意為了那份想像的美好而奮戰,是令人佩服的勇敢。
而願意為了自己選擇的理念而堅持的閻孝國,也同樣令人佩服。